健康科普
心碎综合征
心碎综合征也称应激性心肌病,由日本学者1990年首次报道。临床多见于中老年女性,女性平均患病率是男性的7.5倍,其中55岁以下女性的患病率是同龄男性的9.5倍,55岁以上女性的患病率比年轻女性高3倍。其中43%的患者伴有高血压,11%伴有糖尿病,25.4%伴有高脂血症,吸烟者占23%。心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冠心病发作时很难区分,最常见的症状为胸痛或呼吸困难,酷似急性冠脉综合征,约有1/3的患者于发病时出现肺水肿、心源性休克及室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心脏症候群。心电图表现为T波倒置,QT间期延长,但冠脉造影却无明显狭窄,不需要放置冠脉支架或者进行外科搭桥手术。该病属于功能性疾病,一般没有器质性的改变。随着患者情绪逐渐平稳,一般2~4周就能恢复。不过如果对“心碎”处理不当,严重时可发生心搏骤停、呼吸停止,出现猝死。
精神刺激是心碎综合征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。20%的心碎综合征患者发病前有精神方面的刺激,例如亲属的意外伤亡、激烈的争吵、公共演讲、法律诉讼、财产损失、车祸、聚会。此外,躯体应激也是该病的重要诱因,如脑血管意外、支气管哮喘严重发作、手术、严重疾病、剧痛、全麻苏醒、滥用可卡因、甲亢、胃肠道出血后急性血容量减少致血流动力学紊乱,以及严重外伤等。
心碎综合征被发现至今已有二十余年,心脏病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研究。研究发现,在这些心碎综合征患者的血液中,有一种叫儿茶酚胺的激素水平非常高,比典型心脏病发作者高2~3 倍,比健康人高7倍以上。综合诸多科研结果,其很可能是在冠状动脉结构异常的基础上,由心脏肾上腺受体激活、交感神经功能紊乱、脂肪酸代谢障碍、雌激素水平下降,以及冠脉多血管痉挛等多种因素参与产生的一个症候群。该病急性期处理得当,通常患者能完全恢复正常,但今后再次遇到以上应激因素仍有复发可能。这些患者发病前均有明显的情绪波动,如亲人去世、吵架、生气等精神创伤,在这些精神压力下,患者体内肾上腺素和其他应激激素的分泌在短时间内激增,这些激素抑制了心脏的心肌收缩功能,使一部分心肌进入“冬眠”状态。也就是说,尽管这些心肌细胞是存活的,但发生了心肌顿抑,心脏泵血功能降低,导致心脏功能降低。而这些“冬眠”的心肌细胞,大多可在2~4 周后苏醒过来,重新恢复生机,心脏恢复正常的收缩功能。这也有别于冠心病发作时出现心肌细胞真正死亡或梗死的情况,因此,这些患者往往经过处理后,可迅速恢复健康,而无需接受常规的冠心病治疗。
临床对本病的辅助检查主要有心电图、左心室造影、超声心动图、冠状动脉造影、磁共振成像及心肌活检等。符合以下四条标准者可诊断本病:一、短暂的左心室中部,伴或不伴心尖部受累,运动减弱、消失或运动异常、累及范围超逾单支冠状动脉供血区域,多存在应激触发因素。二、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狭窄性病变,也无斑块急性破裂的征象。三、新出现的心电图异常(ST段抬高和/或T 波倒置)或血清肌钙蛋白轻度升高。四、排除嗜铬细胞瘤、心肌炎。
目前,针对心碎综合征的治疗,根据病人临床表现可给予适当的阿司匹林、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,有助于防止左室壁血栓,直到左室功能提高和恢复。无论是心碎综合征急性期还是慢性期,均应考虑儿茶酚胺介导心肌顿抑作为其发病因素,除非有禁忌证,都应给予β受体阻滞剂。出院患者可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、β受体阻滞剂、钙离子拮抗剂。
中医古籍中提到的“七情”( 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),是七种正常的情绪反应,如突然的、剧烈的或长期的精神刺激,情绪反应过度强烈或持久,则七情过度,就会影响内脏功能,导致气血调节功能紊乱,而引发此病的发生。从中医辨证的角度,本病属“胸痹”范畴,证属“气滞心胸”。情绪失常引起脏腑功能失调,气机运行不畅,气为血之帅,气滞则推动不利易致血瘀,气血不通、心脉痹阻则出现胸闷、胸痛。临床上给予疏肝解郁、活血化瘀中药治疗,取得较好疗效。心病还需心药来医,心理调节也是预防和治疗心碎综合征的关键。心碎综合征的发生都是精神上受到重大打击,或工作生活中的巨大压力,造成心理上强烈的刺激而引发。因此,要多学习释放压力的方法,缓和精神紧张,当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时,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,更要有健康的心理作抗衡。在日常生活中,谁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一些不顺心的事情,首先要尽量避免人为地引起伤心痛苦的事情发生,同时应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态。善于控制和调节情绪的人,能够及时消解、克服它,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不良情绪的刺激和伤害。